五、 結語──台灣新聞事業史的光榮與悲哀
戰後初期官方顧慮台灣白話文未普及,絕大部分的報紙都設有日文欄,但是最早創刊的《民報》卻是一份完全使用中文的報刊,這是它的重要特色。除了語言使用的特色之外,《民報》的特色是其內容報導詳實,評論切中時弊,忠實反應出當時的社會實情。民營新聞媒體最基本的是不能成為統治者的宣傳工具,同時更應該忠實報導、為民喉舌,進而揭發不法、維護公眾利益、推動社會進步。《民報》面對陳儀政府統治下的公務員貪污腐化、軍警人員違法亂紀的行為,充分發揮「社會木鐸」的媒體功能,達成反映民情、針砭社會亂象之目標,這一點才是它值得保存的重要理由。
陳恕透過《民報》內容的分析,最後在論文中提出結論說:「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統治結構雖然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水準卻沒有相對提升,這是一種負面的發展,導致台灣社會猶如一個快撐破的氣球,不破則已,一破則可能導致無法收拾的局面,而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正要可以替這樣的情形下一個最好的註腳」。這篇論文應該是目前運用《民報》最純熟的研究成果,但是《民報》的特色與價值應該不只是在研究二二八事件。因為《民報》中還有「廣告」、「物價指數」、「省會零售物價」、「果菜行情」、「本日電影」、「廣播節目」、「氣象報告」等欄目,這些都是研究台灣經濟社會史中重要史料,每個研究者都可以在這份報紙上找到不少材料。再者,副刊「學林」、「新婦女」專欄等也值得參考。還有,《民報》樸拙的文句與同時期中國大陸報刊不同,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在語彙上出現許多「日式漢語」,例如手槍稱「拳銃」、演講稱「講演」等。這種問題對特定研究者而言,應該也是一種好材料。筆者曾經利用《民報》與同時期的報紙,完成了一篇〈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之論文,因此了解到要運用《民報》,有時也需要參考其他同時其的報刊。但是,唯有從最濃厚的本土色彩的《民報》入手,我們才可以看出其他各報刊之差異。
從史學的觀點來看,《民報》確實是一份戰後初期最具史料價值的報紙。釐清《民報》出現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說,《民報》的出現是台灣報業史上光榮的一頁。但是,回顧它的滄桑之後,也讓我們深感其悲哀。《民報》是承續日治時代反殖民知識份子的文化志業,它反應戰後初期台灣的社會現狀,但是長期以來卻被大家所遺忘。呼籲大家重新來認識並運用這份報紙,重新尋回這段失落的歷史,不要再讓我們的子孫成為沒有歷史的一代。
(本文因篇幅與電子出版形式之考慮,內文註釋省略,僅列舉主要參考書目如下。多處引用陳恕先生提供之未刊碩士論文,謹此致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8年)。
- 陳芳明,〈二二八前夜台灣的改革要求──以《民報》的社論為中心〉,《鞭傷之島》,(自立晚報社,1989年7月)。
- 祝萍、陳國祥,《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自立晚報社,1991年)。
- 鄭梓,〈二二八悲劇之序曲──戰後報告文學中的台灣「光復記」〉,《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6月)。
- 李筱峰,〈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第八號,(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
- 何義麟,〈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第八號,(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
- 陳萬益〈台灣報業史上的一等評論──論黃旺成的「冷語」「熱言」〉,《竹塹文獻雜誌》第十期,(新竹市文化中心,1999年1月)。
- 張德南《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新竹市文化中心,1999年)。
- 陳恕《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