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報紙專題介紹 / 民報專文介紹

│建置者:國立台中圖書館│
《民報》──台灣戰後初期最珍貴的史料
何義麟(台北師範學院社教系)

  有人說:「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同理可言,今天的報紙就是明天的史料。但是,每一份報紙的史料價值都不相同,惟有充分反應社會現況、傳達民眾心聲,才能成為研究者重視的史料。筆者相信,將《民報》視為戰後初期台灣最具史料價值的報紙,應該可以獲得大家的贊同。今天重新翻閱這份報紙,我們必須抱持檢視珍貴出土史料的心情。在運用這份史料之前,讓我們先了解其歷史沿革與特色,並認清該報之價值。

一、 歷史沿革
  《民報》發刊於1945年的10月10日,是戰後由台灣人創辦的第一份民營中文報紙。選擇用中文在10月10日創刊報紙,已經充分表達報社負責人認同祖國與歡迎國民政府之心情。但是,這樣的滿腔熱情並沒有得到祖國的回報,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3月8日被迫停刊,發行期間未滿17個月,合計發行了605號,可以說是相當短命的報刊。3月13日民報社被政府下令查封,社長林茂生失蹤遇害,總編輯許乃昌島內四處躲藏,總主筆黃旺成逃亡上海。此後,《民報》不僅不能發行,也不再被人提起,甚至它存在的事實也都完全被抹消,直到最近才逐漸被大家所熟知。
  1990年前後,隨著二二八事件研究的進展,《民報》被發掘出來,它的史料價值也逐漸被學界肯定,報紙上觸目驚心的新聞報導、擲地有聲的專欄論述,都已成為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最早運用這份報紙,主要有陳芳明、李筱峰、鄭梓等人,大致上他們都是引用其社論或採訪報導等來分析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之概況。2002年6月,陳恕提出《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中不但分析報社組織成員與經營方針,也詳細分析報紙的發行過程及版面構成,當然主要焦點還是在分析報紙之內容。陳恕透過專欄論述的量化分析,將《民報》內容如何清楚反映戰後初期台灣政治法律、經濟民生、社會文教問題之情況,提出詳盡的解說。綜合以上的研究成果,民報社的發展脈絡與歷史地位已經大致釐清,《民報》的史料價值也獲得充分的印證。
  《民報》雖然是1945年創刊的報紙,但是它的歷史沿革必須追溯到戰前的《台灣民報》。日治時代,台灣人本土資本所創辦的《台灣民報》,號稱「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它起源於留日學生創辦的《台灣青年》(東京:台灣青年雜誌社,1921年4月∼1922年4月),這份雜誌逐步發展為《台灣》(東京:台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台灣民報》(台灣民報社,1923年4月∼1930年3月)。《台灣民報》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中國白話文創刊,除語言選擇上的抗爭,該報一直抱持批判統治者的言論立場。1925年,《台灣民報》從旬刊改為週刊,發行量突破一萬份,但是直到1927年8月,發行地才獲准從東京遷回台北,此後刊物大致上採行漢文版與和文版並存方式發行。1930年民報社擴大改組為新民報社,接續發行《台灣新民報》(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41年2月11日)。這段期間最大的變化是:第一,1932年4月起發行日刊;第二,1937年6月起廢止漢文版。發行日刊讓民報社成為名符其實的報社,但廢止漢文版等於是被迫放棄台灣人漢族意識的堅持。
  然而,接著還有更嚴重的傷害,1941年2月12日後《台灣新民報》被迫改名為《興南新聞》,1944年3月26日在戰時新聞統制政策下,與全島其他五家主要報社共同被併入《台灣新報》,至此台灣人經營的報社正式被消滅。
  《台灣新報》是戰爭末期在台灣總督府操控下發行的報紙,其目的是進行新聞管制與戰時宣傳。戰後,該報被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改為《台灣新生報》。在這段合併改組的過程中,戰前原本屬於《興南新聞》的資本、設備與人員,大部分都融入戰後的台灣新生報社。但是,台灣新生報社成立前,部份原屬台灣民報社的新聞從業人員,自立門戶創辦了《民報》。民報社與戰前的台灣民報社雖有相當的淵源,但是以報社沿革的角度來看,並無延續之關係。儘管如此,民報社成員相當堅定地主張,自己才是「民報精神」的繼承者。